中山醫學大學機構典藏 CSMUIR:Item 310902500/290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7901/22917 (78%)
造访人次 : 7590176      在线人数 : 226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csmu.edu.tw:8080/ir/handle/310902500/2902


    题名: DMBA誘發口腔癌之發育過程中倉鼠淋巴球染色體-系列變化之研究
    Sequential Cytogenetic Alteration of Hamster Lymphocytes during DMBA---Induced Oral Tumor Development.
    作者: 周明勇;李宣佑
    Chou, Ming-Yun;Li, Shuan-Yow
    贡献者: 中山醫學院牙醫學系
    关键词: 化學致癌物;染色體分析;癌發生
    Chemical carcinogen;Chromosome analysis;Carcinogenesis
    日期: 1993
    上传时间: 2010-11-25T03:46:40Z (UTC)
    摘要: Shklar(1972)等學者已證明DMBA能誘發倉鼠口腔頰黏膜癌化及血管增生。目前認為DMBA的致癌過程是DMBA結合細胞中的DNA成為DMBA-DNA adducts所致。本實驗的目的,藉著觀察倉鼠的血液淋巴球細胞染色體變化,來探討DMBA或DMBA-DNA adducts經由循環而影響全身系統,導致口腔頰黏膜易於癌化的可能性。本實驗取40隻倉鼠分成四組。其中三組為實驗組,每週三次連續14週分別塗抹0.1、0.25、0.5%濃度的DMBA(7,12-dimethyl benz〔a〕anthracene溶在Mineral oil中);餘下一組為對照組,只塗抹Mineral oil。在實驗第0、8、10、12、14、16、18週結束時,採取倉鼠頸靜脈血培養及觀察淋巴球細胞的染色體變化。由實驗結果,我們發現倉鼠淋巴球細胞的染色體變化在這四組之間沒有顯著的差異(克一史二樣本分析,p>0.05)。所以,我們認為DMBA或DMBA DNA adducts不會經由循環而影響全身系統的改變,導致倉鼠口腔頰黏膜易於癌化作用。
    URI: https://ir.csmu.edu.tw:8080/handle/310902500/2902
    显示于类别:[牙醫學系暨碩士班] 研究計劃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SFX Query

    在CSMUI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